诗歌赏析–《 诗歌 》282首–词︰和受恩 |
||
一 “如果我的道路引我去受苦, 二 “如果地乐消减,求你多给天; 三 “这路虽然孤单,求你作我伴, 这是一首羡慕与主有更深,更完美交通的歌。 倪弟兄在《初信造就》第十五篇讲到“唱诗”的时候,就举了这首诗作例子。他说,这首诗的词藻相当的富有诗意,感觉也很深,一切都达到了一个非常的境界,非常的高,非常的成熟。难得有一首与主交通的诗,写到这样的境界,一点不勉强,一点不过火。他说,这乃是一个真实爱主的人向主的真实表示,从完全的奉献所产生出的完全顺服。这是一个对于主没有抵挡的人,从心中所发出顺服的声音。 我们看第一节:
这首诗歌好在哪里?它好的地方,是一首只有作者与主之间的交通,是一首只有“你(也就是主)”、只有“我”的诗歌,没有第三者了。 这首诗歌非常单纯,没有哀怨、没有叹息,就是简单的把自己交在主的手中,甚至可以说把自己完全的投身在主里了。 作诗者一开始用两个如果,头一个“如果”讲到我的道路,第二个“如果”讲到你的命定;她用这两个如果说到受苦与艰辛,很可能她的道路与环境并不是那么困苦难为,但是她的心情是;就算是受苦、是为难,作诗者也只有一个要求,就是主跟她之间的交通要越来越亲、越来越真。 倪弟兄早期繙译时,将这里繙译成“交通益缠绵”,缠绵这个词是形容两个热恋中的情人,难舍难分的心情。后来可能觉得太亲密了,就改成了“亲挚”。 接著作诗者说,这个甜蜜的交通,时也刻也无间,弥久弥香甜。她真希望,与主的交通一刻也不间断,反而是越来越香甜。 倪弟兄繙译时,用这个“弥”字真是用得好。弥是讲到时间长远不断,弥也是讲到更加,越来越多,同时这个弥也讲到遍及,弥漫。阿,主与我们的交通能够长久不断,越来越香甜,这个香甜弥漫、充满了我们全人。不论环境是否顺利、是否艰辛,但是只要主与我的交通是这么越来越亲密,没有间断,反而越来越香甜就够了。真好的祷告。 我们来看第二节: “如果地乐消减,求你多给天;虽然心可伤痛,愿灵仍赞颂; 第二节是最好的一节,感觉上更升高了。 “如果地乐消减”,又是用“如果”开头,这是她自己在考虑。地上的喜乐、娱乐是很迷人的,但是如果这些地上的乐趣被主削减了,就“求你多给天;”作诗者一边在考虑,也一边在祷告,不是求脱离,不是求改变,乃是求与主有更多的交通,把属天的喜乐带给她。地乐的消减可能会叫我们的心伤痛,会有撕裂的痛苦,但是我的灵希望能被刚强,能够发出赞美,能够歌颂。 倪弟兄说这里有一个人能分别心和灵的不同;心可以伤痛,心可以受伤,但是灵要能够赞美;心可以受煎熬,但是灵在神面前还是新鲜的,会颂赞的。这个人认识心和灵的不同。作诗者不是求心的享受,却求灵的补偿。这个人开始升高,越来越高。 第二节的开头是“如果地乐消减,”第三句是“地的香甜联结”,这两句用“地”连接了起来,这就是诗。 “地的香甜联结,若因你分裂,就愿你我之间,联结更香甜。”作诗者不求姑息,不求避免,她只求更美的交通。并且这句的“香甜联结”到了第四句,就倒过来成为“联结香甜”了,真是可爱。感觉对,词藻对,结构对,真是美阿。 我们接着看第三节: “这路虽然孤单,求你作我伴,用你笑容鼓舞我来尽前途; 在第二节已经升到最高点了,所以下面就有祷告:“这路虽然孤单,求你作我伴,用你笑容鼓舞我来尽前途”,主用“笑容”“鼓舞”我们,这是何等属灵,又是何等满有诗意的说法。最后一句的祷告,“主,我靠你恩力,盼望能无己,作一洁净器皿,流出你生命。”意思是说,“主阿!我没有别的,我只有一个盼望:我求你叫我能够没有自己,能够作一个被你洁净的器皿,作一个合你用的管道,流出你的生命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