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每静念那十字架(大本诗歌第85首)When We Survey the Wondrous Cross

我每静念那十字架,并主如何在上受熬,

我就不禁浑忘身家,鄙视从前所有倨傲。

  在法国有一位出身贵族的太太,年轻时丧偶。当遭到这样的变故后,她抑制了伤恸,含辛聒苦的将三个孩子抚养长大成人,也把一切的希望都寄讬在他们身上,她接受友人的建议把三个孩子带往美洲。到达美洲后,有一天,三人迷路而进入荒山,被印地安人毒箭所射杀。消息传到寡母这里,她谢绝了人们的安慰,关上门,独自静坐房中,低声唱道:“我每静念那十字架,并主如何在上受熬,我就不禁浑忘身家…。”于是,她的心溶化了,基督的爱使她忘了如此难忍的悲伤。这一首感人肺腑的诗歌,就是以撒华滋(IsaacWatts)不朽的杰作“我每静念那十字架”。

  以撒华滋于一六七四年生于英国苏登普登郡(Southampton),自幼即充满脱满传统束缚的自由思想,他是神赐给教会的“天才”。当他年岁稍长,看到当时更正教各种聚会的光景已日益消沉、低落,渐渐落在仪文和形式中。有一次,他返乡参加聚会,曾率直的对父亲批评当时教会所唱的诗篇,于返家后即根据启示录第五章的背景,写成了甚获会众喜爱的“颂赞被杀羔羊”,这是他最初的作品。以后的四年中,共写了一百一十首之多,“我每静念那十字架”就是其中感人至深的一首。

  这一首诗歌据说缘于一个动人的故事。一位寡妇艰辛的抚养三子成人,并且把他们都献给主用。长子奉差至非洲传道,不多时即被土人所杀害。她听到这消息,没有发出任何怨尤,只是跪在神面前赞美,以为其子配为主殉道。旋即打发次子承继兄志,不久亦遭杀害。最后打发三子前往,竟也罹同样遭遇。亲友纷往探慰,友人问她:“你将三个儿子全献与主,为福音摆上,现今他们都已殉道,你懊悔不?”她答道:“我很懊悔,因我再无第四个儿子可以献给主。”后来她祷告说:“假若宇宙都归我手,尽以奉主仍觉可羞。”事为以撒听到,内心深受激励,因此配上了深印在他心中的经节--“我断不以别的夸口,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,因这十字架就我而论,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;就世界而论,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。”(加拉太书六章十四节),于是就写成了这一首诗歌。

  “看从祂头,祂脚,祂手,忧情、慈爱和血而流…看祂全身满被水血,如同穿上朱红衣饰…”哦,主曾流血,舍命亡躬,在十字架上忍受这样苦难,真是怜悯何满!慈爱何泛!恩典何其无边!因着这首诗歌,英国名将爱德华罗伯特在一次福音聚会中,那刚硬的心也被感动,情不自禁地跪下痛泣。后来他作见证说:“我无法描述我当时唱第三节的感觉,‘看从祂头,祂脚,祂手,忧情、慈爱和血而流!’我立刻跪下大哭。我从来没有这样哭过,实在是基督的爱使我如此。”他的妻子为着他的得救已祷告了八年,那晚是祷告蒙应许的日子,爱德华将军因着这首诗歌就蒙了拯救,一生谦卑地投靠在基督十架下。

  当教会复兴之流流过英国威尔斯每一个角落的时候,几乎每处聚会都可听到这首诗的歌声;凡是唱它或是听到的人,莫不潸然泪下,如同目睹头戴荆冕,满被水血的基督。主的爱藉着圣灵的能力溶化了人们的心,许许多多的人因着这首歌而泪流满面,认罪悔改,接受替他们受死的基督为救主。

  以撒华滋所作的诗歌前后共达六百首之多,在教会中使用后,给聚会带来了新的生命,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,后人即尊他为“英国圣诗之父”。爱丁堡大学且于一七二八年他荣誉博士学位,但是在以撒的心意中,只望能藉着诗歌来荣耀神,并不重此“身家”,“倨傲”。他深被基督十字架的挚爱所吸引,一生以弱病之身事主,忠心至死,未曾稍懈。一七四八年十一月廿五日殁于伦敦,葬在本恩园,与本仁约翰之墓毗邻。

  他曾作一首诗歌“哎哟!救主真曾流血?”(诗歌第93首)与“我每静念那十字架”有同样的思想和感觉,都是说到主的受死,再引导我们当因这爱而献上一生。主曾为我们在十字架上受熬,忍受一切苦难,对着这比死坚强,比水忍耐的大爱,我们怎能不心镕而赞美:“主!你当得我心,我命,所有。”

回上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