勿对我谈属地享乐(大本诗歌第341首)Tell Me not of Earthly Pleasures

勿对我谈属地享乐,勿用鄙利引诱我;

勿愚我以地上幻影,勿用虚荣烦扰我。

我已弃绝化装偶像,今后不再属自己;

我已将心献给基督,我愿属祂无所遗。

我不属自己,我不属自己,

我今属于基督,不再属于自己。

  “但我断不以别的夸口,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,因这十字架,就我而论,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,就世界而论,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。”(加拉太书六章十四节)

  盖恩夫人曾说:“如果全世界有三个绝对无己的人,世界的历史就要改观了。”因为神惟愿藉着这样的人,来运用祂的权能,除灭撒但作为,拯救全人类。教会历史充分印证了这句话。本诗作者宣信弟兄(Albert. B. Simpson)年轻的时代,正值人文主义,理性主义逐渐抬头,人们鄙视信仰,神的教训被视作荒谬之际,神却使用他来扭转这样的世代,有如一颗明星,划破幽暗的长空,照亮死荫中的百姓因而带下教会的复兴。福音的火焰,从美洲燃至中国,神的旨意大得通行。这首诗歌“勿对我谈属地享乐,勿用鄙利引诱我”正是作者一生见证的写照。

  一八四三年,宣信弟兄出生于加拿大,他有一位极严谨的父亲,是长老会的长老,生活敬虔端正,每日早起即捻烛守晨更,因而使宣信幼小的心灵充满了对神严肃和敬畏的心,在少年时就能规避一切的试探。母亲是一位具有高尚思想,聪颖性情与写诗天才的敬虔妇人,她训练自己两个儿女凡事都当祷告。有一次,宣信丢失一把心爱的大摺刀,他为此跪下祷告交讬给主。主垂听了他的祷告,不久即找回,由此他深信神是信实全能的。在大学时代,好多次他都已一文莫名,但靠着神没有一次误事,这些经历,使他在信心道路上扎下美好的根基。

  宣信弟兄在年幼时就立下为主作工的心志和计划,但那时还不过是本分和义务的催促而已,并非甘心奉献。十四岁时,是他信心萌芽时期,其后渐长,内心却为抉择自己的前途,极痛苦挣扎,因他明白,若要忠心跟随主,势必放弃世界一切福乐享受,背起十架走窄路。然而因为一次重病,几乎死亡,所以他就与父亲恳切痛哭祷告,大声祈求神将得救的经历和把握赐给他,果然,“到我这里来的,我总不丢弃他”(约翰福音六章卅七节),和“我也照样起誓:不再向你发怒,也不斥责你。大山可以挪开,小山可以迁移,但我的慈爱必不离开你,我平安的约也不迁移,这是怜恤你的耶和华说的。”(以赛亚书五十四章九至十节)两处经节,这时如同大马色的光照,向他完全开启,他欢乐地跳跃起来,充满了神的应许。这属灵的福气,带着奇妙亮光,涌进他的心,还有谁比基督更可爱,更宝贵?而以往的挣扎自此完全消逝,神纪念了他幼年的心愿,使他胜过了世界引诱,十七岁就为主传讲信息!

  下面就是当他十八岁时,经过一天的禁食祷告,与主订立奉献誓约的内容:“永生全能的神,掌管宇宙的主啊!我将一生奉献给你,求你为你荣耀的缘故,接纳我!使用我!主啊!在试炼苦难时,记念我!使我刚强!靠着你--永远爱我的主,必定得胜有余,求主用圣灵加倍充满我,使我全然成圣,合乎你用。我乃是基督的精兵,跟随羔羊而行,愿主保守我,忠心至死,直到你来!求主在全能之灵里时刻保守我。立此永约,阿们。”

  宣信毕生行走绝对的道路,不仅如诗歌所说“勿对我谈属地享乐,我已弃绝化装偶像”,早已向罪与世界算自己是死的,连教会中属灵的地位,也视如敝帚。三十四岁时,被邀请到纽约长老会作牧师,那儿的会众徒守仪文规条,起初爱心却失。宣信弟兄忠心服事他们,一面自己预备好在生活与工作上走一条更深的十字架窄路,另一面求主使他所服事的圣徒也能出同样代价跟随主。但是两年后,他完全失望了,像这些贵族式的会众,不过只是喜欢热闹、宴乐等等,对于福音是毫无负担,更不用题对神心意的认识了。经过多方的祷告,慎重考虑,他终于以“主的灵在我身上,因为他用膏膏我,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。”为题,告别了他辛勤耕耘两年的地方,并向长老会辞职。从此,主临走前的吩附:“你们要去,使万民作我的们徒。”成为他事奉的异象,积极的传扬福音,扩展主的国度。在生活需用上,完全仰赖神自己,不愿从人手接受供给,因此他能写出“哦!只属我主基督,带来何等的安息!当我全部不留,祂的丰盛我能倚!”神大大祝福了这工作,使多人受感奉献,蒙召至未开发的国家中,深入穷乡僻壤,广传福音。

  由经历产生的诗歌,好像一盏明灯,照亮幽暗中迷途之人,也似美酒甘蜜,滋润疲倦的心灵。当我们正默想这首诗时,也忆起主分离时为门徒的祷告:“我已将你的道赐给他们,世界又恨他们,因为他们不属世界,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,我不求你叫他们离开世界,只求你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。他们不属世界,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,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。”(约翰福音十七章十四至十七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