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神我爱我的永分(大本诗歌第441首)My God, My Portion, and My Love, My Everlasting All

我神我爱,我的永分,你永是我一切;

你外,在天我有何人,在地有你无缺!

在地有你无缺!

  “除你以外,在天上我有谁呢,除你以外,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。”(诗篇七十三篇25节)

  “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,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…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,我为祂已经丢弃万事,看作粪土,为要得着基督。”(腓立比书三章7-8节)

  在教会恢复的历程中,神兴起了许多人为着祂的见证拼上一切。在十七、十八世纪神曾藉着教会中的清教徒带来了复兴,但渐渐地他们的后代亦冷淡退后。因此,神为着扭转这种荒凉光景,就使用了以撒华滋(Issac Watts)及查理卫斯理(Charles Wesley)二位弟兄,赐给他们写诗歌的恩赐。因着这些诗歌的影响,遂使当时冷淡、徒具虚名的教会再得复兴,够得上神心意的恢复,使众圣徒大蒙恩典。无怪乎以撒华滋弟兄(Issac Watts)被历代教会推崇为“圣诗之父”。

  这首“我神、我爱、我的永分,你永是我一切”和第八十五首“我每静念那十字架”,皆是以撒华滋一生所写诗歌中相当著名的。这两首诗歌同是作者因深受主爱激励,而愿将自己完全奉献的真情流露。八十五 首的第五节:“假若宇宙都归我手,尽以奉主仍觉可羞;爱既如此奇妙、深厚,当得我心、我命所有。”和第四四一首可谓是相互辉映,相得益彰。

  以撒弟兄一生的经历就是很好的见证。一六七四年以撒生于英国安布顿一个敬虔的家庭,当他出生时,他的父亲正被囚在狱中,当时英国的国教逼迫清教徒甚为残忍,他的父亲是一位清教徒独立于教会中的执事,因着对主的忠诚,绝不肯与国教妥协,忍受了许多无理的迫害。他的父亲曾先后三次入狱,以撒的母亲也是清教徒的后裔,因被罗马公教逼虐就从欧洲大陆逃到英国。她持守着“为主受苦的心志”,常抱着以撒去监狱看望父亲。以撒九岁时,父亲因在当地无法立足,被迫离开家,赴伦敦谋生。虽然以撒自幼就经历着飘泊流离,忍受苦难的生活,但是他里面属灵的种子,在神爱的浇灌与滋润下,却能生长且茁壮,开花并成熟。

  他终生未娶,过着孤单的生活。且一生为疾病所累,学业、事工均因此时常断绝,尤其在世的最后三十六年,几乎皆是在病榻上度过。但他只要身体稍适,无不立即登台讲道,尽力服事;因他深知“若无你作我的一切,我仍可怜至极!”因惟有主是“我的财富、生命,我的安稳住处。”

  世界的试探与引诱对神的儿女是何等的大!甚至撒但也曾用此来试探主耶稣,然而所有认清这世界的人,都要发出如此会心的和声:“天上一切尽都空虚,地上更是如此!并无一物值得欢娱,能与我神相似。”以撒弟兄像使徒保罗一样,都是蒙开启而能看万事如粪土…以认识主耶稣基督为至宝的人,故他能欢然吟出“让人伸臂如同大海,笼罗一切财富;但我只要你的同在,此外无所爱慕。”这是何等的超脱!

  神既不偏待人,又乐意将祂的儿子启示在我们心里,就愿我们更多经历基督那测不透的丰富,好叫我们的心更被祂的美丽紧紧吸引,“耶和华是我的产业,是我杯中的分我的产业实在美好!”“你是我的主,我的好处不在你以外。”这是诗人大卫的心声,也是以撒的见证,更是每位被主爱所镕化的圣徒之祷告:“但我只要你的同在,此外无所爱慕。”